《盱眙縣2025年度耕地占補平衡補充耕地項目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由盱眙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起草,經縣政府批準同意后印發實施,現就相關內容做如下解讀:
一、背景依據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堅持數量、質量、生態、效益一體保護,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和糧食安全底線,根據《自然資源部 農業農村部關于改革完善耕地占補平衡管理的通知》(自然資發〔2024〕204號)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二、目標任務
根據占補項目實施的相關要求,依據年度變更調查成果,結合鎮(街)排查申報情況和全域整治項目實施進度、全縣廢棄宕口治理進度,擬實施耕地占補平衡項目建設規模約4975畝,其中鎮(街)包干實施規模1839.87畝,全域整治實施規模1358畝,廢棄宕口工程治理實施規模1509.33畝,具體入庫新增耕地以驗收核定數量為準。
三、主要內容
(一)踏勘核實階段(2024年10月-2024年12月)
各鎮(街)根據前期摸排結果,再次對擬實施的地塊進行實地踏勘,在征求土地權利人、村組及群眾意見的基礎上,對核實明確可實施的地塊進行登記確認;縣自然資源部門根據廢棄宕口實施進度,會同都梁礦業、屬地鎮(街)對擬實施的工程治理類宕口核實后統計匯總,納入年度實施計劃。
(二)審查審批階段(2024年12月-2025年3月)
縣自然資源部門擬定年度實施方案,征求縣財政局、水務局、農業農村局、交通、生態環境等相關部門和涉及鎮(街)意見,修改完善后報經縣政府同意,縣財政局、水務局、農業農村局、生態環境部門等相關單位配合出具相關立項證明材料,作為項目立項要件報省、市立項備案。
(三)勘察設計階段(2025年2月-2025年4月)
項目立項備案后,由縣自然資源部門公開擇定有資質的單位,對符合立項條件的地塊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地形測量、可行性研究、規劃設計方案、水土保持方案編制等工作。
(四)項目實施階段(2025年4月-2025年9月)
根據經批準的項目實施方案,由鎮(街)人民政府作為實施主體,組織實施。
(五)驗收報備階段(2025年6月-2025年11月)
項目完工后,鎮(街)自行組織鎮(街)財政、農業農村、水務、自然資源、村居等單位開展自驗,自驗合格報縣自然資源部門申請縣級驗收,縣自然資源部門公開擇定有資質的單位,對初步符合驗收條件的地塊開展宜耕性評價、新增耕地質量評定、竣工測量等工作。并組織縣農業農村、縣生態環境等相關單位和專業技術人員按照《土地整治項目驗收規程》和占補項目驗收規則要求,對項目區進行初驗,初驗合格后,申請市自然資源部門驗收,完成新增耕地指標入庫報備工作。
(六)審查入庫階段(2025年9月-2025年12月)
項目驗收完成后,縣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將補充耕地項目報系統備案,納入補充耕地項目庫并會同農業農村部門加強耕地數量核定、耕地質量鑒定,按程序報備納入儲備庫。
四、解決的問題
為進一步落實耕地保護和占補平衡責任,緩解我縣占補平衡指標不足問題,提高重大項目建設用地要素保障能力,保障縣域內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