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畝葡萄園內,陽光透過繁茂的藤葉,在串串晶瑩如玉的果實上跳躍生輝,折射出瑪瑙般的光澤。空氣中彌漫著醉人的果香,與游客們的歡聲笑語交織成一曲動人的田園交響。近日,2025“果香穆店”品牌推介暨古驛馬湖葡萄采摘季在穆店鎮舉行。
深耕沃土 厚植優勢
穆店鎮依托得天獨厚的地域與生態資源優勢,多年來,精心打造的“蝦蓮蝦稻共生體驗區”與“特色果蔬采摘區”已成為展示盱眙現代農業魅力的重要窗口。
春有草莓紅艷,夏有西瓜清甜、桃李芬芳,秋有蓮蓬清香、梨果脆爽,而盛夏時節的主角——葡萄,則將這份甜蜜推向高潮。在古驛馬湖百畝葡萄園中,一串串飽滿圓潤的果實掛滿藤架,宛如紫玉垂珠,吸引著來自南京、上海等地的游客紛至沓來。
“今天我們特別開心,專程來采摘新鮮葡萄,這里的葡萄太好吃了!”游客楊麗笑容滿面,“清甜中帶一絲微酸,口感特別好,我們下次一定還來!”
“我們一群朋友結伴而來,摘得盡興,吃得開心。”游客鄭華山連連點贊,“品質高、味道好,以后有機會還會組織更多人一起來!”
如今,7家各具特色的大型采摘園,通過標準化種植、綠色防控、品牌化運營,讓“果香穆店”的品牌形象日益深入人心。
三產融合 產業興旺
鄉村振興,產業是根。穆店鎮以打造“三產融合示范鎮”為目標,積極探索“農業+旅游+文化”發展新模式,推動產業鏈延伸、價值鏈提升。
國家級生態農場——華光農業,正是這一融合發展的典范。在鎮政府高效幫辦服務下,企業成功取得淮安市首家蔬菜水果出口資質,7500畝園區嚴格按照有機標準種植梨、桃、葡萄等精品水果,不僅暢銷國內高端市場,更遠銷海外,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球通達。
這里早已超越傳統農場的邊界,發展為集綠色種植、農事體驗、美食品鑒、文旅觀光、精品民宿于一體的綜合農旅目的地,直接帶動周邊200余名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增收,真正實現“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化。
在馬湖村核心區,已匯聚華光農業、淮大農業(袁書林博士領銜)、龍誠田園三大規模種植企業,并培育了19家充滿活力的家庭農場。通過推廣噴滴灌、水肥一體化、綠色防控等現代生態技術,一個占地近2000畝,涵蓋草莓、葡萄、梨、甜柿、無花果等百余種特色水果的現代化種植集群已然成型,年銷售額逼近3000萬元。
更令人期待的是,總投資45億元、占地15000畝的省級重點文旅項目——“芳庭韶華”正在加速推進。這一項目的落地,不僅極大提升穆店鎮的文旅能級與品牌影響力,還將為馬湖村集體經濟注入強勁動力,創造數百個優質就業崗位。
古驛新韻 文脈綿長
產業興旺之外,穆店鎮更將文化視為鄉村振興的靈魂。千年古驛馬湖村,曾是南北通衢要道,地下沉睡著見證戰國風云的國寶級文物——陳璋圓壺。
活動期間,特別舉辦“穿越時空的對話——國寶陳璋圓壺系列故事”講述會,主講人馬培榮為馬湖村學生代表生動講述國寶背后的歷史風云。孩子們在聆聽中觸摸文明脈搏,厚植鄉土情懷,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陳璋圓壺遺址文化廣場、修繕一新的抗日民主政府舊址紅色記憶廣場,成為游客沉浸式體驗歷史的重要場所。村民自發組建的文化演出隊定期上演《保三娘》《張燈結彩》等鄉土文藝節目,非遺傳承人現場展示傳統技藝,夯土墻浮雕、古官道車轍印等遺跡共同構成一幅可觸可感的文化圖景,讓紅色基因與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光彩。
生態宜居 幸福家園
鄉村振興的最終落腳點,是提升村民的幸福感與獲得感。
今天的馬湖村,白墻黛瓦的江淮特色民居錯落有致,房前屋后點綴著由舊石磨改造的鄉愁導覽牌,處處彰顯著“記得住鄉愁”的人文溫度。四級道路體系(主干道+次要道路+宅間路+漫步道)寬敞整潔,太陽能路燈照亮歸途,雨污分流、智能垃圾分類、生態停車場等現代化設施一應俱全。
由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農家書屋、健身廣場、鄰里中心構成的“十分鐘便民生活圈”,滿足了村民精神文化與日常服務的多元需求。“現在村里的環境比城里的小區還好,日子越過越有滋味!”村民王大爺樸實的笑容,正是馬湖村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最溫暖的注腳。(通訊員:汪遠 王凡 融媒體記者:孫好 馮家瑢 湯山 萬雨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