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找準百姓在交通運輸方面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一件一件辦,一年一年干,這是交通建設服務群眾的宗旨,也是盱眙交通人用心實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打通一條條道路 鋪就產業通道
聚焦制約地方發展的交通瓶頸,交通人克服技術、資金等難題,建成331省道盱眙繞城段,在方便群眾出行的同時,有效解決了大貨車穿行城區的安全隱患、噪音污染;建成環洪澤湖公路(盱眙段),助力特色農業及農業觀光等新業態發展;建成溜子河大橋,在235國道盱眙北段先行實施明祖陵天源服裝廠段,有效打通盱眙城區與河西片區交通聯通的關鍵樞紐;淮化大道(344國道-盱馬路段)的改造通車,鋪設了園區企業運輸快車道;升級改造的601省道盱眙段,成為了通往4A級景區鐵山寺的“快速旅游通道”。
2024年,投入5806萬元對農路危橋改造提升,改造農村公路9.2公里、危橋5座;實施農村公路安防工程37公里、養護專項工程6.288公里;聯合開展“公路醫生進鄉村”活動,完成6個市級掛牌道路53.98公里的集中維修整治;沿淮鐵路、寧宿鐵路納入省級規劃,盱明高速、新揚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啟動,通達盱眙的活力更加彰顯。
疏通一個個航道 助力經濟發展
2024年4月10日,江蘇省淮河化工有限公司為了表達對縣交通運輸局在解決企業運輸難題和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所做工作的感激之情,特意送來了寫有“為企業排憂解難,創良好營商環境”的錦旗。這面鮮紅的錦旗,承載著企業對縣交通運輸局在航道建設方面工作的認可與肯定。
一直以來,交通人充分利用“淮河”資源優勢,深挖港口與岸線發展潛力,合理規劃港口航道,切實打通水運“神經末梢”,助推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2024年,共投資688萬元,完成磨澗河淮河銜接段、三河農場河1-3號航標段航道疏浚工程,其中磨澗河淮河銜接段航道疏浚工程為全省首個通港達園竣工項目。通過技術整合,利用5G網絡配備先進的無人機設備建設淮安市航道應急基地保障。
辦好一件件實事 共享快樂出行
立足困擾百姓出行的痛點和難題,交通人應聲而動。投入3600萬元,對群眾反映尤為強烈的305縣道龍山街道至仇集街道長9.18公里破損路面改造提升;更新344國道山水大道段5.3公里,扮靚了城市底色的同時方便了群眾出行;升級改造汽車客運站,優化站前廣場功能區劃分,提高資源利用率的同時拓展站場服務功能,支持客運站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滿足市民新能源車輛的充電需求。
2024年,交通人充分聽取民意,深度調研、科學規劃,共優化公交線路7條,新開通5條定制公交進校園線路,完成省內毗鄰縣區公交開通率100%,實現已建成且具備通車條件的新型農村社區鎮村公交全覆蓋,群眾公交出行體驗感不斷提高。
千古百業興,先行在交通。交通人將持續發力,著力解決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主動回應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和新要求,全力營造安全、暢通、有序、和諧的道路交通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