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五鎮立足資源稟賦,激活鄉土潛力,探索形成特色鮮明、融合高效、科技驅動的農業發展新路徑。當前,桂五鎮農業生產基礎不斷夯實、產業鏈條活力持續釋放、科技賦能成效逐步顯現,正以全新發展姿態迸發蓬勃活力,為桂五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支撐。
特色產業筑牢富民增收“壓艙石”。以“一村一品”為重要抓手,錨定“規模化、標準化、市場化”發展方向,培育壯大中草藥、稻蝦共生、林果等特色農業產業,推動特色產業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金鑰匙”。占地180畝高廟社區蔬菜大棚通過規范市場化運作發包給陜西富平青藤農業合作社,專業種植螺絲椒,年產量可達1.8萬噸,定向供應國內多家知名品牌連鎖企業,推動實現“小作物”向“大產業”的轉型。為延伸產業鏈、提升附加值,桂五鎮同步推進冷鏈分揀中心建設,建成后將與蔬菜大棚形成“種植—倉儲—分揀”一體化鏈條,進一步推動產業提質增效。兩個項目聯動發展,預計每年為村集體增收50余萬元,創造數百個就業崗位,切實將特色產業發展成果轉化為富民增收實效。
探索創新打開產業融合“新路徑”。圍繞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目標,桂五鎮深化“農業+”融合實踐,推動農業與加工制造、文化旅游等產業深度融合,構建多元化產業鏈體系,拓展農業產業發展空間。在桂五社區田郢組中藥材產業基地,已規模化種植艾草、芍藥、瓜蔞等十余種中藥材;依托該基地建設的淮安蘇艾農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成3000平方米標準化生產車間,重點開展艾草深加工,在生產艾條、艾柱等基礎產品的同時,研發推出艾草泡腳包、艾草家紡等衍生產品,顯著提升農產品附加值,產品銷往國內多個地區。同時,結合田郢組資源特色,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打造農耕體驗區、芍藥花海景觀帶,開設紅色研學旅游項目,通過開展艾草香囊制作體驗、農副產品展銷、農家樂經營等活動,實現農業產業與文化旅游協同發展,進一步豐富產業業態、提升產業綜合效益。
科技賦能為農業生產插上“金翅膀”。將科技興農作為推動農業現代化的核心舉措,持續加大農業科技投入,切實提升農業生產科技含量。在田間管理環節,無人機植保等現代化技術廣泛應用,有效提高病蟲害防治效率與精準度。為培育農業現代化經營主體,桂五鎮聚焦種糧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技術骨干、返鄉創業青年等重點群體,通過加強與科研院校、專業技術機構合作,邀請專家開展實地指導,定期組織農技培訓和外出考察學習等方式,著力培育復合型農業人才,確保科技惠農政策落地見效。同時,建立常態化服務機制,工作人員定期上門走訪種植大戶,了解生產經營情況,手把手指導農戶安裝使用農業管理APP,推動數字化技術融入農業生產全過程,切實加快“科技興農”步伐。(朱夢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