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盱眙縣第二中學開發(fā)區(qū)分校八年級的一個班級,一句“伙伴,我想對你說……”打開了一堂特殊的“心靈課”。沒有傳統(tǒng)課堂的講授與答題,取而代之的是孩子們手握“每周晴雨表”,用太陽、雨滴、云朵描摹心情,用真誠地贊美彼此照亮。
“你講題時的眼神特別帥”“你跑操扛旗的樣子超酷”……這些平常說不出口的話,在結構化活動中自然流淌。有學生悄悄紅了臉,也有學生在成長手冊里寫道:“原來,我也在被別人悄悄看見?!?/p>
這是學校推行全員導師制、全員伙伴制的一節(jié)示范課,也是以小切口推動育人模式大變革的生動縮影。
何為“全員導師制”“全員伙伴制”?該校黨支部書記、校長余毓德道出內核:“我們不只是師生,更是心靈成長路上的同行者。”在這里,每位教師牽手13至15名學生,成為其學業(yè)、心理與生活的“第一責任人”。一本《導師工作手冊》,清晰記錄家訪、談心、學業(yè)指引點滴;一份動態(tài)成長檔案,實時更新每個孩子的閃光與困惑。檔案數(shù)據(jù)每月生成“成長趨勢圖”,成為個性幫扶依據(jù)。
楊世娟是一名有20年教齡的年級主任,也是多名學生的導師。她的手冊里,寫滿了與孩子的對話軌跡:從一次家訪、一本涂鴉的作業(yè)本,到孩子悄悄遞來的“心情晴雨表”中藏著的“小雨滴”。她說,“當孩子愿意把心事交給你,教育就真的有了溫度?!?/p>
除了“每周晴雨表”,學校還推出“愛心聚餐”“心晴驛站”等特色機制。教師利用午餐時間與學生平等對話。“一個上課總走神的男孩在飯桌上說‘想爸媽回來’,后來我們聯(lián)系家長開了視頻家長會?!睏钍谰昀蠋煹陌咐蝗M茝V。在這里,導師不只是學科教師,更是孩子成長的守護者和同行人。
40分鐘的心靈課堂,是一次教育的微觀實踐,也是一次育人的本質回歸——教育不是流水線,而是用心靈影響心靈、用生命喚醒生命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