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盱眙縣應急管理局圍繞社會面小場所治理要求,通過多種措施,有效調動基層安全巡查員工作積極性,激發了小場所的自查意愿,全面助推社會面小場所安全治理提質增效。
完善科學有效的獎補機制。優化完善獎補機制,每季度安排不低于15萬元財政資金進行獎補,建立管理層、場所層和工作層專項獎補辦法。工作層以責任場所數量和工作開展情況為主要評價指標,對滿足要求的安全巡查員給予獎勵,鎮(街道)層面同步配套,調動基層工作積極性。場所層面按時完成月度安全自查、隱患整改、每日安全提醒確認為主要內容,助推場所層面每月自查和每日安全提醒確認工作落地落實。
開展務實管用的崗位練兵。以管理員、消防指導員、安全巡查員三類人員為導向,通過大練兵、大比拼,營造“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安全巡查員側重跟蹤隱患問題整改閉環,消防指導員側重指導培訓準確辨識隱患,安全巡查員側重安全巡查發現問題隱患,促進形成更優良的作風、更扎實的態度、更過硬的本領,助推全縣基層安全治理能力提升。
落實層次分明的管控措施。根據市級試點推廣的常態化隱患排查治理機制,完成11508家社會面小場所風險核查全覆蓋,確保紅、橙、黃、藍四色危險源情況與實際數量一致。實施風險分類分級管控,按照“一鎮一策”的原則,結合消防專職隊檢查計劃,制定了屬地管理部門年度檢查計劃,在安全巡查員季度巡查之外,鎮(街道)屬地管理部門對紅色、橙色風險小場所檢查不少于2次,黃色、藍色風險小場所檢查不少于1次。督促紅色、橙色風險小場所落實每日安全提醒確認和月度自查機制,構建“防得住、控得了、逃得出”的硬措施。(孫士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