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過日子,有個剩菜是很正常的事情。夏季高溫,細菌繁殖速度快,有些剩菜如果處理不當,就很容易導致食物中毒。
一、剩的涼菜
近幾年,關于吃剩涼菜導致中毒進醫(yī)院的案例屢見不鮮。涼菜沒經(jīng)過加熱,食材和加工過程都會帶入一些細菌。吃得時候翻動又會混入細菌,即使放冰箱冷藏,這些已經(jīng)產生的細菌也不會被殺死,反而還會有部分細菌繼續(xù)繁殖,拿出來直接吃就很容易食物中毒。所以涼菜要當頓拌當頓吃,剩下一定要狠心扔掉。
二、室溫下放置超過2小時的剩菜
細菌在4-60℃會迅速繁殖,這是食品儲存危險區(qū),熱食若不及時吃,需在60℃以上保溫。生肉或熟食室溫下放置別超2小時,超32℃時縮短至1小時,否則應扔掉。
夏季戶外野餐,溫度易超32℃,做好的菜1小時內吃不完就別吃,應直接扔掉。
三、冷藏4天以上的剩菜
冰箱可不是保險箱,低溫下李斯特菌也能繁殖,潮濕的環(huán)境尤其適合黃曲霉生長,萬一產生了黃曲霉毒素,徹底加熱也沒法去除。
燉菜、熟肉冰箱冷藏可以放3-4天,肉汁、肉湯最多放1-2天。所以要勤檢查著點兒冰箱,可別剩菜放好幾天還拿出來吃,即使徹底加熱也不能哦。
這里還要提醒的是,冰箱冷藏時一定要徹底密封,比如用保鮮盒蓋緊,或者用保鮮膜裹嚴。
四、冰箱停電4小時后的剩菜
冰箱停電后,冰箱溫度逐漸升高,微生物開始復蘇,容易大量繁殖,如果停電超過4小時,冷藏的剩菜剩飯以及切開的果蔬,鮮奶,生肉都要扔掉,以免食物中毒。
五、沒有徹底加熱的剩菜
吃剩下的菜如果不徹底加熱滅菌很容易中毒。怎樣才算徹底加熱?專業(yè)上是要求食物的中心溫度達到70℃以上,建議在菜里加點水,不斷地翻動,加熱到湯汁完全沸騰。用微波爐加熱的話,中間也要攪拌一兩次,讓受熱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