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盱城街道中心小學洋溢著求知的氛圍。正值全國家庭教育宣傳周,盱眙法院關工委聯合縣關工委、盱城街道關工委及中心小學,以“守護花蕾·與法同行”為主題,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法治教育活動,為四年級300余名師生呈現了一堂具有法律深度的成長課堂。
活動中,盱眙法院少年庭法官助理馬玥以《未成年人保護法》為核心,結合真實案例,用生動語言拆解女童保護的關鍵問題,并通過卡通圖示與互動問答,引導孩子們認識身體邊界,強調“不舒服的接觸要勇敢拒絕”。針對校園欺凌、網絡暴力等現實議題,馬玥以場景化分析提醒學生:“如果有同學惡意嘲笑、起外號,或者收到奇怪的照片,這不是‘小事’,而是需要重視的侵權行為,一定要第一時間告訴老師和家長。”
圍繞青春期前期孩子的心理特點,干警們特別設計了趣味知識競賽,讓法治教育從“單向灌輸”變為“雙向共鳴”。教師代表表示:“講座提示我們用開放的態度和孩子聊‘身體保護’,后續班會課會繼續強化相關知識,幫助孩子們筑牢安全防線。”活動現場還發放了《女童保護家校手冊》,呼吁家庭與學校協同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共同織密保護網絡。
為進一步深化法治教育實踐,講座結束后,干警隨即組織同學們開展了一場沉浸式模擬法庭活動。
“現在開庭!”隨著法槌敲響,學生們穿上法袍、化身“小法官”,在干警指導下模擬審理案件。逼真的庭審流程讓孩子們感受到法律的公正與威嚴。“原來法律離我們這么近!”一名參與學生感嘆。
“守護女童成長,需要法律的力度,更需要社會的溫度。”盱眙縣關工委主任柳懷玉在總結時強調。此次活動是“法治副校長進校園”系列活動的重要一環,下一步,盱眙法院將聯合多部門持續推動普法宣傳常態化,通過家長課堂、心理輔導、安全演練等形式,構建“家庭盡責、學校主導、社會協同”的保護機制,讓法治意識成為每個孩子成長的“護身符”。
當“自我保護是正當權利”的理念深植童心,當“遇事找法”成為本能選擇,我們堅信,每一個孩子都能在法治的陽光下自信成長,擁抱安全而璀璨的未來。這場充滿溫度的法治課,不僅是一次知識的傳遞,更是一次對“平等保護、健康成長”理念的踐行——讓法律成為守護花蕾的春風,讓每個孩子的成長之路都灑滿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