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淮安市盱眙縣憑借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統籌推進理論宣講平臺、教育服務平臺、文化服務平臺、科技與科普服務平臺、健康促進與體育服務平臺等“五大平臺”的建設。此舉有效打通了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以切實可行的舉措讓盱眙人民更為滿意,使文明底色愈發靚麗。
推動政策理論宣講,惠民政策進萬家
“今天的宣講內容精彩紛呈,既有理論政策,又涵蓋應急科普、防詐宣傳以及家庭教育等方面,大家從中收獲了諸多知識!”在新華社區理論宣講大集上,居民王大姐不禁感嘆“學到了”。
考慮到群眾時間碎片化、文化程度參差不齊等實際情況,盱眙縣相繼打造了“小板凳課堂”“庭院微課堂”“田間課堂”等基層課堂,開展理論宣講活動近300場次。以百姓更易接受的家鄉“土話”為載體,將宣講活動延伸至社區小院、小區涼亭長廊、公園廣場等地,讓基層多樣化的“小課堂”搖身一變成為黨員群眾學習的“大講堂”,使黨的創新理論走進基層、扎根群眾。開展群眾教育服務,不斷提升群眾素質
盱眙縣始終將思想教育視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秉持“形式創新、工作結合、領學互動、內容聚焦、學有所獲”的原則,每周開展政治學習活動,由青年干部每周為全街黨員、干部和群眾帶來生動活潑的政治課程。聚焦理論宣講工作,著力在大眾化、通俗化的宣講普及方面下功夫。打造“小板凳”課堂,將宣講范圍從“大講臺”拓展至“小板凳”,把宣講教育的觸角延伸到公園廣場、背街小巷以及百姓院落。
推進文化服務活動,豐富精神文化生活
盱眙縣堅持深耕傳統文化,在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期間,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動。持續深化拓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緊密結合傳統節日,舉辦了“緬懷革命先烈 傳承紅色基因”“話家風 倡文明 綠色清明”“傳承好家風 感恩母親節”“愛心助殘 情暖中秋”等形式各異的文明實踐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不斷提升群眾的文化素養,增強群眾的文化獲得感。
科普惠民文化潤心,營造濃厚科普氛圍
盱眙縣聚焦“一老一小”群體,深度開展“銀齡關懷”“護苗行動”等特色志愿服務活動,推行“政策宣傳+便民服務”雙軌模式。為呵護老年群體,聯合警務力量組建了“防騙宣講隊”。隊員們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講解健康養生、安全生產知識以及反詐要點,竭盡全力守護老年人的財產安全。此外,還特意設立了便民服務點,為老年人提供免費體檢、健康咨詢等貼心服務。為啟迪孩子們的童心,盱城街道精心策劃了妙趣橫生的科學實驗,成功激發了他們探索未知的熱情,有力推動其智慧成長。這些舉措讓政策關懷如春風化雨般溫暖人心,便民服務切實惠及千家萬戶。
建好健身體育陣地,滿足群眾健身需求
“太好了!咱們小區也有多功能運動場了!”家住趙崗小區的居民張大爺高興地向鄰居說。近年來,盱眙縣盱城街道大力推進嵌入式體育健身設施建設。通過盤活社區閑置空間、優化場地功能布局,成功打造了“15分鐘健身圈”。街道依托各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等陣地,常態化開展形式豐富的健身活動。成立了太極拳、健步走、廣場舞、空竹、舞龍、旗袍隊等健身隊伍。同時,積極對接社會體育健身志愿者,定期開設科學健身小課堂、運動損傷防護講座等。這一系列舉措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專業的健身服務,切實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與幸福感。
下一步,淮安市盱眙縣將立足實際情況,持續盤活“五大平臺”,廣泛開展文明實踐活動,全力滿足居民群眾的需求,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聚人、聚心、聚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