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姐姐考上大學啦,聽說要帶好多衣服,要是有個行李箱,她就能整整齊齊裝進去了。”12歲的小姑娘攥著衣角,眼神里藏著按捺不住的雀躍,說到“大學”兩個字時,她仿佛已經看見姐姐拉著新行李箱走進校園的模樣,稚嫩的臉上綻開比向日葵還燦爛的笑容。
這個剛上六年級的男孩正在叔叔的店里帶著弟弟做作業,聽見婦聯干部問起心愿,他擦了擦額頭的汗,小聲說:“放暑假啦,我和弟弟跟著叔叔生活,店里缺個冰柜,還有電飯煲也該換了,煮米飯容易夾生。”他沒提自己和弟弟想要的玩具或零食,年幼卻已早早懂事。
這樣的畫面,在漫長的走訪中定格成溫暖的剪影。省委駐盱眙縣鄉村振興工作隊和盱眙縣婦聯敲響了54戶“一戶一策”精準微關愛家庭的大門,通過挨個入戶走訪,詢問家庭的微心愿,填寫《微心愿登記表》。大家也把藏在心底的期盼慢慢鋪開:爺爺奶奶想給先天性聾啞的孫子買上一件新衣服;拉扯兩個孩子的單親母親想給家里換一個新的馬桶;性格內向成績較好的小姑娘想要給家里買一個大容量的洗衣機,減輕家里家務負擔……《微心愿登記表》登記著每一個“一戶一策”精準微關愛家庭最樸素的向往。
微心愿征集結束后,省委駐盱眙縣鄉村振興工作隊、盱眙縣婦聯又對著清單逐戶核對:“那個要行李箱的家庭,得選帶萬向輪的,姑娘一個人趕路方便”“那個要大容量洗衣機的家庭,一定得12公斤的,家里人口多”“家庭困難老維橋那家要的是冷風扇,不是電風扇”……細碎的討論聲里,每個家庭的特殊情況都被細細考量,最終化作采買清單上的精準備注。省委駐盱眙縣鄉村振興工作隊、盱眙縣婦聯調整了部分家庭需求后隨即進行了采買,并及時點亮微心愿,將禮物發放到位。
54份心愿,54束微光,每份都不超過千元,卻點亮了54個家庭的日常。從沉甸甸的行李箱到嗡嗡作響的冰柜,從合身的新衣到轉動的洗衣機,這些帶著溫度的物件,像一條條細密的線,將社會的關懷縫進“一戶一策”精準微關愛家庭的生活褶皺里,傳遞溫暖關懷,切實增強了“一戶一策”精準微關愛家庭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