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和經濟恢復進程中的矛盾問題,全縣上下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嚴快緊實”工作標準,聚力聚焦聚神產業,全力落實“四抓”任務,全力推動經濟率先整體好轉,發展動能持續增強,運行質效穩步提升,縣域經濟發展呈現出“穩中有進、進中向好”的良好態勢。
一、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一)地區生產總值。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51.11億元,同比增速7.5%(較2022年提升3.7個百分點),位列8縣區第7,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3個百分點。其中,一產實現82.64億元,同比增速3.2%,位列8縣區第5;二產實現200.27億元,同比增速6.5%,位列8縣區第5;三產實現268.2億元,同比增速9.5%,位列8縣區第3;三次產業結構占比為15∶36.3∶48.7。
從核算基礎指標來看,我縣建筑業運行良好,建安工程投資和建筑業總產值分別高于全市平均2.5和9.8個百分點,但商品房銷售面積因同期基數較高和整體市場不景氣等原因,增速為-25%,排名8縣區第5。市場活力進一步激發,批發、零售、住宿、餐飲行業增速分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1、2.0、4.4、1.3個百分點。服務行業全面回升,全行業整體增速在全市排名靠前,分別高于全市41.7、23.8、26.2、105.1、28.4個百分點。金融業穩步推進,本外幣存貸款余額雖然分別高于全市平均3.1和1.4個百分點,但排名仍靠后(4縣區排名)。
2023年全縣部分GDP核算基礎指標情況
農林牧漁業增加值 | 建筑業 總產值 | 建筑安裝工程投資 | 批發業 銷售額 | 零售業 銷售額 | 住宿業 營業額 | 餐飲業 營業額 | 商品房 銷售面積 | ||||||||||||||
增速 | 排名 | 增速 | 排名 | 增速 | 排名 | 增速 | 排名 | 增速 | 排名 | 增速 | 排名 | 增速 | 排名 | 增速 | 排名 | ||||||
3.6 | 4/8 | 15.2 | 3/8 | 11.8 | 4/8 | 13.5 | 5/8 | 9.0 | 3/8 | 21.5 | 3/8 | 11.7 | 4/8 | -25 | 5/8 | ||||||
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 | 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 | 規上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 | 規上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營業收入 | 規上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 | 規上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營業收入 | 規上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營業收入 | |||||||||||||||
增速 | 排名 | 增速 | 排名 | 增速 | 排名 | 增速 | 排名 | 增速 | 排名 | 增速 | 排名 | 增速 | 排名 | ||||||||
18.2 | 4/4 | 19.6 | 3/4 | 32.84 | 3/8 | 30.9 | 2/8 | 24.4 | 1/8 | 70.1 | 4/8 | 36.17 | 3/8 |
(二)工業。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4個百分點,排名8縣區第5,較前一名相差1.7個百分點(規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6%,排名8縣區第5)全部工業開票銷售實現349.08億元,同比增長7.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8個百分點,排名6縣區第3。工業用電量實現16.0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7%,低于全市平均水平9.2個百分點,排名6縣區第5。
(三)服務業。全年規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3.31%。其中,規模以上裝卸搬運和倉儲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8.12%,排名8縣區第2;規上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2.84%,排名8縣區第3;規上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0.91%,排名8縣區第2;規上居民服務業、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同比增長70.1%,排名8縣區第4;規模以上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速36.17%,排名8縣區第3;規模以上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速24.4%,排名8縣區第1。
(四)批零住餐業。全縣批零住餐貿易額增幅14.2%,全市第4。限上批發業、零售業、住宿業、餐飲業銷售(營業)額分別增長13.5%、9%、21.5%、11.7%,分別位列8縣區第5、第3、第3、第4。通過“你消費我獎勵”等系列活動,有效刺激了消費市場回暖。
(五)房地產業。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實現79.3萬平米,同比增幅-25%,位列8縣區第5。降幅較大的主要原因是,在庫企業中,有實際面積銷售且能夠申報的開發項目大幅減少。
(六)外資外貿。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預計實現22.3億元,同比增長55.8%,位列7縣區第5;注冊外資實際到賬預計實現6178.2萬美元,同比增長-3.2%,位列7縣區第6。
二、下一步工作建議
一是強化經濟運行調度。一要緊盯短板指標。圍繞GDP、規上固投、工業投資、外資到賬等2023年短板指標,在非申報期下足功夫,同步做好預填報工作,確保及時發現不足并采取有效措施,做到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二要緊盯重點企業。針對工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服務業等指標,重點抓實“四上”列統企業的數據申報,確保不漏報、不少報。常態化開展重點企業走訪,重點走訪30強、50強企業,及時掌握企業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并幫助解決。
二是發揮工業支撐作用。一方面,各項目幫辦單位要做好已投產重點工業企業的幫辦服務,推動企業開足馬力忙生產;精心籌備謀劃春節返鄉就業系列活動,幫助企業主體招工用工,為年后復工復產提供人力保障;督促凱博家居、迪耀新材料等億元項目一季度竣工投產,推動規上工業增加值、工業用電量指標持續提升;另一方面,加快推進省、市重大項目尤其是特變電工、林洋新能源等重特大項目在一季度實現開工,大唐環保、環贏磁材等10億元以上項目按期竣工,全面啟動143個三次產業項目和33個政府投資項目,力爭帶動工業投資、規上固投和建安投資等指標有效提升。
三是抓好財政收入組織工作。進一步優化縣鄉財稅結算機制,鼓勵鎮街圍繞稅源育存量、挖潛量、找增量。對納稅對象,既要嚴肅財稅法紀,強化依法征管,又要牢固樹立稅收服務觀,把優質服務擺在收入組織工作第一位,以優質服務來贏得納稅人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努力降低稅收流失風險。項目主管部門及縣屬國有平臺企業圍繞政府投資工程及經營性項目全力做好稅源排查,充分挖掘稅收增長點。資規部門全面排查資源類潛在稅源,如礦權轉讓、商業土地掛牌等,加快優質資源的開發和交易,快速形成可用財力,彌補收入缺口。
四是搶抓重要消費節點。利用消費旺季,多措并舉促進我縣消費市場回暖。針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限上批零助餐、服務業等指標,建議由商務部門牽頭,用好用足現有政策,借助年貨節、“你消費我獎勵”等活動契機,同步開展汽車和綠色家電補貼促銷活動,持續刺激市民消費意愿;建議由文旅部門牽頭,整合出臺更多更具吸引力的旅游優惠政策,充分釋放文旅消費潛力。針對房地產銷售面積指標,建議住建部門牽頭推進枕水人家、鮑叔雅苑等已開發農房改善和安置房項目的施工進度,跟進并做好金泰壹號院、碧水藍天等商品房項目預售證辦理等手續,推動盡快上市銷售,力爭將春節“返鄉潮”變成“置業潮”。